世界牙科技术
0
首页 > 专家论坛
𬌗学系列 | 不同骨面型𬌗平面倾斜度与功能性髁突移位的相关性研究(德)
日期:2022/11/08
前往购买本期杂志,或者关注微信公众号:
idpc1997
,索取全文

作者:
Markus Greven 博士(德)
地利维也纳医科大学牙科学院修复系

Igor Cazacu 博士(奥地利
奥地利维也纳医科大学牙科学院修复系

Eva Piehslinger 博士(奥地利)
奥地利维也纳医科大学牙科学院修复系

特邀翻译/校对:王叶青/曹猛
空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口腔正畸科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研究不同骨骼面型、功能性髁突移位与上后牙𬌗平面和上前牙𬌗平面倾斜度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根据患者咬合参数记录,从总共700名患者中选择150名进行研究,样本为18岁以上的男女患者,使用头颅定位器、髁突运动轨迹描记仪和CADIAX®诊断系统、Reference SL𬌗架、GAMMA牙科软件(版本7.7.14)。

结果:不同骨面型的患者几乎有一半都会发生髁突移位。大多数患者表现出𬌗平面斜度高于平均值(上后牙𬌗平面更大于前牙𬌗平面)。

结论:在所有骨面型中,前牙𬌗平面(AOP)和后牙𬌗平面(POP)的平均斜度与下颌/髁突后位移显著相关,而在骨性II类中,相关性尤为显著(骨性II > I > III)。我们得出结论,确定上后牙𬌗平面和前牙𬌗平面对于详细诊断非常重要,以确定牙科治疗是否可能导致功能性不适,从而为每个患者制定优化的治疗计划。

关键词:髁突移位;𬌗平面斜度;上后牙𬌗平面;上前牙𬌗平面;骨面型


引言

颅骨/颅面系统是人类骨骼系统中最复杂的部分,主要功能为连接大脑 ,参与感觉和运动活动(微笑 、说话和咀嚼)。本论文的范围涉及颅面系统和影响颅面系统运动功能的骨骼类型。

此外,颅面系统的动态变化与系统的解剖结构有关,其变化取决于个体骨面型。因此,上下颌之间的相对角度的差异影响颅面系统的功能。这也被理解为上下颌系统为正常𬌗或错𬌗。

影响咬合功能的各个平面为:腭平面(PP)、𬌗平面(OP)下𬌗平面(MP)、AB平面(AB)。其中最重要的是𬌗平面和下𬌗平面OP-MP之间的角度 。

通常,OP-MP角度保持恒定 。然而,在𬌗平面过度倾斜时,下颌骨发生后下旋转,这导致OP-MP角度增加。另外,在𬌗平面过度倾斜的情况下,咬合的垂直支持不足,因此下颌骨髁突的生长受限 (图1-4)。

1-2 拷贝.png

图1和2:传统咬合平面与POP和AOP的差异。

3 拷贝.png

图3:髁突移位的髁突运动轨迹测定。

4 拷贝.png

图4:髁突移位的性别分布。

上前牙𬌗平面(UAOP)是通过连接上中切牙牙尖与上第二前磨牙牙尖而建立的。

上后牙𬌗平面(UPOP)由连接上第二前磨牙牙尖与上第二磨牙咬合面的线表示。

根据Angle的错𬌗分类,我们区分了骨骼I类(中性𬌗)、II类(远中𬌗、下颌后缩畸形大覆盖)和III类(近中𬌗、下颌前突畸形/反𬌗)。

远中𬌗的两种亚类为II类,1分类,上前牙突出,II类,2分类:上中切牙向内倾斜,而侧切牙与中切牙会有重叠。

基于Slavicek和Sato教授提出的咬合概念,我们在本论文中对一组患者进行了案例研究。在这里,我们分析了不同年龄组和性别、不同的牙槽基骨类型、健康的或功能异常的患者。

对于髁突位置,正畸医生的目的是在治疗结束时如果患者咬合到很大牙尖交错位时,髁突位于最上最前位(或参考位)。若髁突位置和牙尖交错位之间是否存在较大差异则需要治疗。

此外,参考位(Reference Position),也被称为CR(Centric Relation),提供了一个明确的临床指示,表明咀嚼系统是否正确,或者是否存在深覆𬌗或深覆盖。

为了对患者进行分类,我们还使用Ricketts、Slavicek和Jarabak的头影测量分析确定了受试者的骨面型。此外,骨面型和由此产生的髁突移位 也对面部肌肉产生深远影响。

我们的研究目的是确定不同骨面型、髁突移位 38, 39与上后𬌗平面和上前𬌗平面倾斜之间的相关性。

因此,我们研究的假设是:

• 上前𬌗平面和上后𬌗平面与不同骨骼类别的髁突移位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 髁突移位与较陡的后牙𬌗平面相关,尤其是II类骨面型。


相关阅读
 𬌗学系列 | 由𬌗平面决定的骨性和牙性错𬌗伴姿势异常—应用功能性定位高嵌体治疗的初步研究
 下颌后牙区植入短种植体的临床和影像学评估:一年随访的前导分口临床研究(II)(德)


材料和方法

对700名患者中的150名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头影测量和髁突运动轨迹研究。其中500名来自VieSID数据库,200名患者为本研究的样本组。

纳入标准为:

• 患者的咬合参数记录完整

• 18岁以上的男性和女性

• 所有象限中从中切牙到第二磨牙均存在的患者,有或没有第三磨牙

• 之前获得知情同意使用患者数据。

所使用的技术设备为:

• 头颅定位器

• 髁突运动轨迹描记仪和CADIAX®诊断系统(Gamma Dental,奥地利)

• Reference SL𬌗架(Gamma Dental,奥地利)

• GAMMA牙科软件版本7.7.14(Gamma Dental,奥地利)。

研究方法如下:

• 历史方法

• 描述和分析流行病学

• 生物统计学

• 信息传递方法

所有患者都参加了标准化流程:

• 问卷调查和个体医学分析(近期感染、心血管、呼吸、消化或代谢系统问题、过敏、泌尿生殖系统问题、与中枢神经系统相关的问题、心理问题、风湿性疾病、激素紊乱或此处未列出的任何特殊问题)

• 牙科病史分析

• 肌肉和关节诊断(肩部和颈部左右两侧、寰枕区、前、中、后颞肌、咬肌浅层和深层、上颌结节、翼内肌、下颌舌骨肌、二腹肌、舌骨上和舌骨下肌群、咽部肌肉、胸锁乳突肌、肩胛舌骨肌和舌肌的肌肉状态)舌肌;对于骨和关节评估,检查包括比较触诊颌关节、静态侧极、旋转侧极、关节后间隙和颞下颌韧带的检查)

• 咬合图- BRUX CHECKER®

• 患者照片(面部和口腔)

• 研究模型(RP位咬合、面弓)

• 髁突运动轨迹描记- CADIAX®

• X射线全景片,侧位和正位头影测量视图。

将150名患者分为不同的骨骼类别,分别为:

• I类- 76人(51%)

• II类- 57人(38%)

• III类- 17人(11%)。

共有49%的患者显示髁突移位,其余51%的患者未显示任何髁突移位。


髁突移位的骨型分布

骨性II类(n = 36 / 63.15%)的大多数患者有髁突移位。在分类为骨骼I类和骨骼III类的患者中,有(w/d)和无(wo/d)髁突移位的患者比例大致相同(I类:w/d n = 36/47,36%;wo/d n = 40/52,63%)(III类:w/d n = 7/41,2%;wo/d n = 10/58,8%)(图5)。

5 拷贝.png

图5:按类别划分的髁突移位(相对值)。


所有三个骨面型的髁突移位类型

所有三个类别的上前牙𬌗平面和髁突移位之间的相关性如图6-8所示。所有三种类别的上后牙𬌗平面与髁突移位之间的相关性见图9-11。结合所有三个骨面型分别与上后牙𬌗平面和上前牙𬌗平面相关的髁突移位的患者分布,可以得到患者的数据。患者上前牙𬌗平面的角度变化范围为67至92.9,患者上后牙𬌗平面则为59.9至93.6。图12和图13显示了显示上前牙𬌗平面或上后牙𬌗平面角度变化的所有患者的组合图形。

6-8 拷贝.png

图6:I类具有髁突移位(AOP)。
图7:II类具有髁突移位(AOP)。
图8:III类具有髁突移位(AOP)。

9-11 拷贝.png

图9:I类具有髁突移位(POP)。
图10:II类具有髁突移位(POP)。
图11:III类具有髁突移位(POP)。

12-13 拷贝.png

图12:所有三种骨骼中与UAOP相关的髁突移位患者分布。
图13:所有三种骨骼中与UAOP相关的髁突移位患者分布。

X轴表示角度的变化,Y轴表示患者数量。


讨论

颅骨和齿槽骨异常的有效治疗,包括获得稳定结果,主要基于对口腔颌系统所有组成部分的详细诊断。髁突位置无疑对颞下颌关节的正常功能非常重要,这一点已被先前的研究结果证明。将这些数据与我们的研究结果相结合,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大多数患者表现出高于平均水平的𬌗平面斜度(上后牙𬌗平面更大于前牙𬌗平面)。髁突后移位是咀嚼器官功能的不利“起始”位置,且通常会带来功能紊乱(Weinberg LA等)。

陡的前牙𬌗平面会产生避让机制,为了避免在横向、后退或前伸方向上过强的前牙接触,导致颞下颌关节结构的负荷增加和肌肉的持续高张力。这种额外的负荷涉及身体的神经反应,导致更多的肌肉活动。

此外,在大多数情况下,陡峭的后牙𬌗平面提供了明显更高的发生侧方、前伸运动甚至后退运动干扰的机会,而避免机制的产生,反过来导致整个系统需要更多的补偿,增加了神经系统的活动,肌肉活动和髁突移位。

从我们的研究中获得的数据分析显示,大多数II类患者有髁突移位。此外,几乎一半被调查的I类或III类患者都有髁突移位。

大多数骨性I类和髁突移位患者的上后牙𬌗平面角接近76-77度。大多数II类和髁突移位患者的角度相同,数值在67度和81度之间。在III类中,该角度约为77度。如果我们参考上前牙𬌗平面角度,大多数I类和髁突移位患者的数值在76度和81度之间。大多数II类和髁突移位患者的角度相同,为77度。在III类中,该角度约为86度。

因此如果所有骨面型中的大多数患者表现出这种不利于动态功能的起始位置,在牙科治疗中,很好有必要特别注意前牙𬌗平面和后牙𬌗平面,因为大多数病例,咬合系统的适应能力可能因为运动受限而降低,而出现代偿的情况。

根据Sato教授关于有陡的后咬牙平面的骨骼II类机制的概念,并审视II类发病率的快速增长,我们得出结论,确定上后牙𬌗平面和前牙𬌗平面对于复杂病例的详细的诊断非常重要。

遵循VieSID次序引导咬合和尖牙引导的概念的个体化牙科治疗应基于患者的详细各方面检查,使用模型分析、头影测量、髁突运动轨迹描记等进行各方面诊断。强烈建议使用上前牙𬌗平面和后牙𬌗平面方法来识别因过度代偿产生治疗风险的患者,并选择最合理的治疗方案。


结论

在所有骨面型中,过于陡峭的前牙𬌗平面(AOP)和后牙𬌗平面(POP)与下颌/髁突后移位显著相关,而在骨骼类别II中,相关性特别显著(骨性II > I > III)。陡峭的前牙𬌗平面和后牙𬌗平面(AOP/POP)降低了功能性下颌运动的咬合功能自由度,并且似乎诱导了肌肉避让机制,同时颞下颌关节的关节内结构受到显著载荷,因此具有引起颞下颌疾病的体征和症状的巨大风险,肌肉疼痛、颞下颌关节内部紊乱(关节囊炎、滑膜炎、肌腱炎)和颞下颌关节疼痛。

我们得出结论,确定上后牙𬌗平面和前牙𬌗平面对于详细诊断非常重要,以识别有可能因牙科治疗引起功能性不适的患者,并为每个患者制定优化的治疗计划。


利益冲突声明

本文作者声明无潜在利益冲突。


相关阅读
 下颌后牙区植入短种植体的临床和影像学评估:一年随访的前导分口临床研究(I)(德)
 𬌗学系列 | 应用数字𬌗架法与传统方法制作氧化锆冠的咬合适合性评价
前往购买本期杂志,或者关注微信公众号:
idpc1997
,索取全文


全部评论(0)


暂无评论

E-Mail:
请输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