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牙科技术
0
首页 > 专家论坛
下颌后牙区植入短种植体的临床和影像学评估:一年随访的前导分口临床研究(德)
日期:2021/11/12
前往购买本期杂志,或者关注微信公众号:
idpc1997
,索取全文

作者:
Mireia Haro Adánez 博士(德)
德国弗赖堡大学医学院医学中心口腔修复科 

Miha Brezavek 博士(德)

Kirstin Vach(德)
德国弗赖堡大学医学院生物计量与统计研究所

Manrique Fonseca 博士(瑞士)
瑞士伯尔尼大学牙科学院口腔修复科

Wael Att 博士(美)
美国塔夫茨大学牙科医学院口腔修复科


摘要:在许多病例中,由于解剖结构的限制,如果不采取进一步的外科手术,便难以植入常规长度的种植体(regular-length implant)。而这些手术往往伴随着并发症的发生,治疗时间的延长和费用的提高。为了克服这些缺点,临床上引入了短种植体。本研究的目的是比较短种植体(7 mm)和常规长度种植体(≥ 10 mm)植入下颌后牙区修复后1年的临床效果。10例患者在下颌骨后牙区植入4枚种植体。一侧植入2枚短种植体,对侧植入2枚常规长度种植体。均行螺丝固位烤瓷联冠修复。边缘骨吸收(MBL)和软组织参数被纳入比较。无失败植体。两种种植体的成功率为90%,存活率为100%。修复负重后1年,短种植体的骨增量为+0.29 mm,常规长度种植体为+0.19 mm,两组的MBL无统计学差异(P>0.05)。探诊出血、临床附着水平、探诊深度、冠植体比在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常规长度种植体组出现1例崩瓷,修复成功率为95%。短种植体组为100%。1年后,短种植体显示出与常规长度种植体相当的临床结果,使其成为下颌后牙区可行的治疗选择。

关键词:短种植体,临床效果,并发症,边缘骨吸收,下颌后牙区种植


引言

种植体植入是一种非常有效和普遍的治疗方法,已经实施了数十年,具有可靠的长期结果。自Brnemark发现了骨整合后,对缺失牙齿的重建将种植治疗带入了修复治疗的一个新时代。

当时,使用尽可能长的种植体是基于这一假设:种植体越长,骨与种植体的接触(BIC)越多,种植体的稳定性越好,存活率越高。这个说法现在正在被修正,因为短植体已呈现令人期待的结果。

由于存在一些解剖结构的限制,如下颌骨的牙槽神经和上颌窦,很难在骨高度不足的情况下,植入常规种植体。这些病例中,需要在植入常规长度的种植体之前行垂直骨增量术,如上颌窦底提升、外置植骨、引导骨再生(GBR)和神经移位等。尽管常规长度种植体在骨增量术后的骨中显示了很好的存活率,但这些手术耗时长、技术要求高,而且并发症的发病率高,成本也高。为了克服这些缺点,开始引入短植体作为替代。

在过去的几年中,提出了多种短种植体的定义,从小于等于10 mm到8 mm不等。在2015年欧洲骨整合协会共识会议上,短种植体被定义为骨内长度小于或等于8 mm的种植体。在本研究中,小于或等于8 mm的植体为短种植体。

对于常规长度种植体,有长期的数据可用,并且显示了非常好的结果(术后5年98.1%)。然而,仍然缺乏短种植体的长期数据。短植体的长度一直存在争议,人们对其长度提出了许多疑问。有研究认为,短种植体比正常长度植体与骨的接触(BIC)少,这是导致较低存活率的原因之一。此外,骨质量也是导致种植体存活率降低的另一个因素。尽管短种植体适合植入骨量减少的区域,骨质量仍被认为是影响这些种植体成功的一个因素。骨密度降低,骨质量差,导致种植体失败。这些种植体通常被植入上颌或下颌的后牙区,那里的骨量和骨质通常较差。虽然骨质量被认为是影响种植体存活的重要参数,但种植体周围骨重建的性质和机制在很大程度上仍不清楚。事实上,最近的研究将骨结合描述为异物反应的结果,而不是骨愈合过程。此外,与常规长度种植体相比,这些种植体周围的边缘骨吸收(MBL)是一个需要分析的问题,因为它们相对“不足的”机械条件。短种植体的冠植体比(C/I)较高可能导致MBL增加。由于骨吸收后,牙齿脱落,短种植体的冠高通常大于平均冠到平面的高度,因此造成较高的C/I比,杠杆臂更高,这可能带来更多的植体周压力,进而导致更大的边缘骨吸收。

值得注意的是,有许多关于短植体的开放问题有待解答,如长期结果、植体周围MBL,C/I比、修复结果。

到目前为止,大多数涉及短种植体的研究都将其结果与植入在不同受试者中的常规长度种植体进行比较。通过同一受试者体内比较,可以更准确、更直接地比较不同种植体长度的影响,从而消除不同受试者的影响,为上述问题提供更准确的答案。


目的

本研究的目的是,确定术后1年,下颌后牙区的短种植体在临床和影像学上是否与常规长度种植体具有可比性。

主要目标是比较术后1年的短种植体(7 mm)和常规长度种植体(≥ 10 mm)的平均边缘骨吸收。

次要目标是:

(1)比较短种植体与常规长度种植体术后1年探诊时种植体周围出血、探诊深度、临床附着水平等软组织参数。

(2)评估短种植体的成功率与C/I比值的关系。

第三个目标是比较短种植体和常规长度种植体在1年后的修复效果。


材料与方法

临床研究设计


根据世界医学协会的《赫尔辛基宣言》,这项研究是一项前瞻性的分口设计临床研究。所有程序和材料均由德国弗莱堡大学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获准后,选出10名受试者。为每位受试者在引导下分别植入2枚短钛种植体(7 mm)和2枚常规长度钛种植体(10 mm和12 mm)(SuperLine Fixture,登腾,韩国)。种植体开裂,被定义为种植体植入时外侧种植体螺纹暴露,通过覆盖从邻近区域获得的自体骨碎片和骨替代品(OsteonTM I或OsteonTM II,登腾)及胶原膜(Collagen Membrane,登腾)来进行骨增量。

种植体按照分口设计植入下颌后牙区,一侧为短种植体,另一侧为常规长度种植体。采用螺丝固位的金属烤瓷联冠修复。植入两个月后,通过二期手术暴露种植体,制作钛基台和烤瓷联冠并戴入。研究对象在接受修复后随访1年,并在整个调查期间仔细监测可能的退出和失访。随访时间分别安排在修复体戴入后6个月和12个月时。

在最终修复完成1年后评估研究数据。本研究采用对照设计,将短种植体与常规长度种植体的数据进行比较。

成功与失败标准


任何在植入后移除的种植体都被认为是失败的。一个“成功的种植体”指没有引起局部或系统性过敏、毒性或感染性反应的种植体。种植体必须显示支持功能性修复体,无折裂或弯曲的迹象,也没有动度。功能负重后1年,平均MBL超过1 mm被认为是一个失败的种植体。

一个“成功的修复体”被认为是一个稳定和具有功能的修复体,没有显示任何崩瓷或饰瓷开裂的迹象。根据下表所示的纳入和排除标准选择患者。

表1:纳入和排除标准

1 拷贝.png

植体规格


种植体长度分别为7、10、12 mm,直径为4.0 mm。

治疗前检查


利用一个诊断性排牙(setup)制作成像装置(放射导板),结合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和引导手术软件(med3D, C. Hafner公司,德国),确定可用的骨量,以及种植体植入的确切位置。利用软件计算的数据,在牙科技工室将放射导板转化成引导种植的外科导板。

影像学检查


在种植体植入时、最终修复体戴入时和12个月随访时多次拍摄根尖周X线片。在持片夹周围使用了定制的丙烯支架。X线片采用长锥平行技术,由两名放射科医师独立阅读和评估。使用图像处理软件ImageJ(ImageJ 1.49v, Wayne Rasband,美国国家卫生研究所),分别测量近中和远中的从种植体肩部到先进次X线片检查可观察到的BIC均值。

样本量计算


采用双侧显著性水平为0.05的配对t检验,10个样本的样本量有80%的检验效能,效应量为0.996。每个受试者植入4枚种植体,共40枚种植体。每个时间点共有40个观测指标,从而实现了检验效能增益。

在几乎没有类似实验结果可供参考的情况下,Cohen提出了一个标准化的效应量D。组1和组2之间的区别用两组之间的平均值表示,d =(m2 - m1),s为终点变量标准差,应该是一个连续变量,因此D =(m2 - m1) /s = d/s。D ≤ 0.2被认为是“小”的标准化效应,D≈0.5是“中等”的标准化效应,D ≥ 0.8是“大”的标准化效应。经验表明,这为许多临床研究领域提供了实用的指南。

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分析由德国弗莱堡大学医学生物计量学和医学信息学研究所进行,并考虑了从手术和随访过程中收集的所有数据。随机截距符合正态分布,因此适用于线性混合模型以评估每个患者种植体长度对反应变量的影响。不同时间点的反应变量(近中、远中、平均骨吸收)分别单独应用计算。对于探诊出血(BOP)值,采用相应的混合效应logistic回归模型。

分析采用STATA 14.1统计软件(StataCorp LP,College Station)。

结果


10位患者共植入40枚种植体(20枚短植体,20枚常规长度植体)。没有种植体出现过敏、毒性或感染性反应,无论是局部或全身。短植体长度为7 mm,常规植体长度分别为12 mm(5枚)和10 mm(15枚)。手术方面,所有皮瓣均采用单切口,不进行松解。此外,还有16枚种植体(7枚短植体和9枚常规长度植体)接受了小型骨移植手术,仅在颊侧进行。然而,所有种植体均植入愈合部位,并呈现骨皮质固位,稳定无任何松动。无植体失败,修复体戴入时、术后6个月、12个月,均固位良好,并且没有显示任何的透射影像。短长度和常规长度的种植体存活率均为100%。

MBL


从种植体植入到修复体戴入,重塑一直在发生。在修复体戴入时,短种植体组已经存在平均-0.85 mm(SD ± 0.59)的MBL,常规长度种植体组为-0.87 mm(SD ± 0.37)。修复体戴入12个月后,短种植体从植体肩至先进次影像学上骨与种植体接触的MBL为-0.56 mm (SD ± 0.51),而常规长度种植体的平均MBL为-0.67 mm(SD ± 0.23)。修复体戴入后12个月,两种植体均出现骨增加,短植体骨增加+0.29 mm (SD ± 0.39),而常规长度植体骨增厚+0.19 mm(SD ± 0.38)。尽管12个月后的总体结果是存在边缘骨吸收,但很大的骨吸收发生在植入后的前3个月。在重建过程之后及修复体戴入后,发生骨增加(图1到5)。

1 拷贝.png

图1:治疗评估的顺序。在种植体植入、修复体戴入和负重12个月后进行影像学评估。在修复体戴入时及负重6个月和12个月后评估探诊出血、探诊深度、临床附着水平和丧失。在修复体戴入及负重6个月和12个月后评估冠与种植体的比例。

2 拷贝.png

图2:短长度和常规长度种植体在植入、修复体戴入和修复体负重12个月时的平均边缘骨吸收。

3 拷贝.png

图3:短长度和常规长度种植体从植入到修复体戴入12个月期间的平均近中和远中边缘骨吸收。每个比较都得出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

4 拷贝.png

图4:1例患者在修复体戴入(PD)时和负重12个月(12 M)后的短长度和常规长度种植体的X线片。

5 拷贝.png

图5:短长度和常规长度种植体在修复体戴入和12个月随访时的边缘骨吸收的箱形图。

软组织测量


探诊出血值(BOP)

在这项临床评估中,短植体在修复体戴入时BOP平均值为0%,6个月时为70%,12个月后为85%。此外,在修复体戴入时和6个月时,常规长度植体与短植体的BOP均值相同;然而,12个月的常规长度植体显示BOP为75%。因此,短植体和常规长度植体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 = 0.299)(95%置信区间= -3.67至1.13)。

探诊深度(PD)

在修复体戴入时、6个月和12个月后评估PD。对每个种植体分别进行颊侧、舌侧、近中和远中测量。短植体在修复体戴入时的平均PD为1.89 mm(SD ± 0.62),6个月后为2.62 mm (SD ± 0.43),12个月后为3.21 mm (SD ± 0.73)。

常规长度植体在修复体戴入时平均PD为1.67 mm (SD±0.54),6个月后平均PD为2.7 mm(SD ± 0.60),12个月后为3.2 mm(SD ± 0.85)。12个月后,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447)  (95%置信区间= -0.40至0.17)。

退缩

短植体在修复体戴入时平均退缩值为+0.23 mm (SD ± 0.40),6个月后平均退缩值为+0.35 mm(SD ± 0.38),12个月后为+0.1 mm (SD ± 0.18)。常规长度植体的平均退缩值分别为+0.15 mm(SD ± 0.32)、+0.18 mm(SD ± 0.65)和+0.13 mm(SD ± 0.32)。这意味着无论是短的还是常规长度的植体都不会导致退缩。因此,12个月后两种种植体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461)(95%置信区间= -0.13至0.06)。

临床附着水平(CAL)

短种植体在修复体戴入时CAL均值为1.55 mm(SD ± 0.77),6个月后为2.27 mm(SD ± 0.53),12个月后为3.11 mm(SD ± 0.87)。而常规长度种植体在修复体戴入时CAL为1.52 mm(SD ± 0.48),6个月后为2.45 mm(SD ± 0.6),12个月后为2.92 mm(SD ± 0.95)。12个月后,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204)(95%置信区间= -0.47至0.10)。

冠植体比(C/I)

我们研究的次要目标之一是评估短种植体的成功与C/I比值的关系。冠长6.54至12.51 mm。整体平均冠长9.97 mm。短种植体支持的冠平均长度为9.11 mm(最小6.54 mm,很大12.51 mm)。常规长度种植体的冠平均长度为9.02 mm(最小11.01 mm,很大7.11 mm)。C/I比的变化范围为0.59至2.28。纳入修复体的平均C/I比值为1.01。短植体的平均C/I为1.34(最小0.93, 很大2.28), 而常规长度植体的平均C/I为0.86(最小0.59,很大1.1)。C/I比对种植体戴入后12个月的边缘骨吸收没有影响(P = 0.421)(95%置信区间= -0.65至0.27)。



相关阅读
 无牙颌种植 | 标准种植体和超短种植体联合修复全口无牙颌——18个月随访观察病例报告(意)
 种植修复 | 采用短窄径种植体对严重骨吸收的无牙颌下颌进行修复重建


修复

在3次就诊时,评估对修复体的解剖形态、颜色匹配、固位、抛光性、表面着色、软组织健康和邻接,结果显示一切良好。为了衡量修复的成功,评估了各种因素,包括稳定性、崩瓷、分层或其他并发症。除1个冠在12个月后出现崩瓷外,所有修复体均稳定。崩瓷发生在常规长度(12 mm)植体的磨牙远中舌侧。失败的原因是技师设计的基底架不合适。12个月后随访时,修复体无其他并发症发生,常规长度植体的修复体存活率和成功率为95%,短植体修复体存活率和成功率为100%。


讨论

在这项临床研究中观察到的短长度和常规长度种植体的存活率相当(100%)。这些结果与其他已发表的研究结果一致。短植体与常规长度植体联合骨增量无差异(7枚短植体与9枚常规长度植体)。然而,这并不是临床医生的主要关注点,因此,关于短植体的骨增量缺乏数据。研究重点是短种植体是否具有与常规长度种植体相当的临床结果,无论是否进行了骨增量。一些临床研究比较了植入骨增量区的常规长度种植体与植入天然骨的短种植体,并显示类似的结果。

在最近的一项包括4个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的系统综述中,发现植入垂直骨增量下颌的常规植体(95.09%)与短植体(96.24%)之间的种植体存活率相当。然而,垂直骨增量组的手术并发症较多。在1个仅在下颌后牙区种植的随机对照试验中,比较了短种植体(6.6 mm)与对照组中植入垂直骨增量后的下颌后牙区的常规长度种植体。该研究共纳入60例局部无牙患者,其中30例接受1至3枚短种植体(6.6 mm),另一组在垂直骨增量后的骨内植入常规长度种植体(9.6 mm)。两组修复体和种植体失败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此外,本研究还报道了更多的种植体骨增量部位的并发症。作者指出,短种植体植入萎缩的下颌后牙区可能是一个可替代垂直骨增量的有效方法,因为治疗更快、更便宜,且相关发病率低。一项随机对照的分口临床试验比较了5年随访的短种植体与植入垂直骨增量下颌的长种植体。15例患者双侧下颌萎缩和15例患者双侧上颌萎缩,采用块状植骨和上颌窦底外提升术进行垂直骨增量。结果显示,两组就失败率而言没有显著性差异。短种植体(5 mm)与植入增量骨区的长种植体取得了相似的结果。因此,作者推荐使用短种植体。

然而,影响短种植体存活率的一个因素是种植体的位置。这一因素也与骨质量有关,因为上颌骨和下颌骨的后牙区显示骨密度降低。骨质量是影响种植体存活的重要因素;然而,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生理过程可以解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一些作者认为,由于没有适合骨质量的钻孔方案,种植体初期稳定性较差,导致成功率和生存率较低。事实上,已经有研究者指出初期稳定性降低与存活率降低之间的关联。初期稳定性低可能导致微动度,从而造成纤维包裹和随后的种植体丢失。此外,比较了对上颌和下颌种植体的存活率。上颌的骨质量和密度较低,这表明上颌种植体的失败率高于下颌骨种植体。因此,在比较植入上颌和下颌的种植体的系统综述中,评估了短种植体。短种植体在下颌的表现优于上颌。然而,在最近一项仅包括RCT的系统综述中,没有发现下颌和上颌之间失败率的差异。作者的结论是,取得这些良好的结果的原因可能是由于钻孔方案适合骨质量。

我们的研究仅评估了下颌骨内种植体,没有比较上颌和下颌。但我们对骨质量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放置在骨质量较低区域(Class II和III,Lekholm和Zarb)的种植体的存活率并不低于放置在Class I区域的种植体。

影响短种植体成功的另一个因素是这些种植体的表面结构。使用不同的方法处理种植体来改善骨结合过程并增加BIC。在种植学的早期阶段,多使用机械种植体。与表面粗糙的种植体相比,这些种植体的存活率和成功率都较低,这是基于更大的微观表面积能够带来更大的BIC,增加种植体的稳定性和更可靠的骨结合这一假设。因此提出了各种方法,如喷砂、酸蚀、两者的结合,或氧化增厚表面,以形成粗糙的表面。此外,表面形态对种植体存活的影响可能比种植体长度的影响更大。因此,我们选择使用粗喷砂和酸蚀刻(SLA)种植体表面。

许多研究表明,种植体的长度似乎对种植体的存活率和成功率没有任何影响,具有与常规长度种植体相当的结果。

本研究的先进个目的是比较短植体和常规长度植体的边缘骨吸收。边缘骨吸收被认为是一种生物并发症,也是评价植体成功的一致参数。这基于Albrektsson等人所提出的成功标准中的先进个参数,经调整后普遍认为,种植体在植入一年后MBL的丢失量小于1 mm且在随后几年的骨吸收小于0.2 mm被视为成功。

种植体周围的重塑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早期和晚期重塑。早期骨重塑发生在负重的先进年,包括编织骨的重塑。另一方面,晚期骨重塑发生在负重后5年,包括骨的成熟、矿化和重塑。在这两个愈合过程发生后,骨细胞的数量减少,进一步的骨重建减弱。关于边缘骨吸收已经提出了几种理论。Albrektsson等人最近提出一个理论:由于手术后的骨重塑,植体植入先进年后会出现一些骨吸收。先进年负重后的边缘骨吸收与植入并发症(如手术或修复)有关,在大多数情况下与免疫反应和不良生物力学情况加剧的感染性疾病无关。早期骨吸收影响因素被认为是在手术过程中的骨膜反应、植入扭矩高、微间隙形成和后续细菌入侵、形成生物学宽度和咬合过载,以及病人相关的因素如吸烟、牙周疾病、用药和骨质量。

建议使用合适的植入扭矩(IT),可以防止微运动,因为这可能导致纤维包覆(早期失败)。然而,高IT(>50)增加骨内压力相关,从而加剧骨坏死,导致更大的骨吸收。

另一种假设是种植体的MBL是生物学宽度适应的结果,有报道称种植体周围为3.5 mm。此外,有研究表明,2段式的种植体和基台之间的微间隙(10 - 50 μm)有利于病原体在种植体中定殖,引起炎症,触发破骨细胞活动,导致MBL。微间隙的密封可以通过种植体内连接来减少。此外,据报道,微间隙会诱发炎症反应,接着是骨吸收,最后是种植体周围炎。因此,这个因素可能与早期和晚期的骨重塑/骨吸收相关。

在我们的研究中,在负重1年后,短种植体组从种植体肩到骨种植体初接触的平均MBL为-0.56 mm(SD ± 0.51),而常规长度种植体组为-0.67 mm(SD ± 0.23)。植入的40枚种植体中,10%的短植体和10%的常规长度植体出现超过1 mm的骨吸收。因此,12个月后每种植体长度的成功率均为90%。然而,在这一时期,平均骨增分别为+0.29 mm(SD ± 0.39)和+0.19 mm(SD ± 0.38)。不过,总体结果是负的,因为在植入种植体和修复体戴入之间发生了更大的骨吸收。最初的骨吸收发生在植入后3个月,可以解释为早期重塑的结果。本研究排除了与患者相关的因素,如吸烟、牙周病和用药。此外,在任何种植体中均未发现IV型骨。尽管如此,这项研究中,骨增加发生在种植体负重后。这可以解释为对机械应力的反应,机械应力通过增加骨密度或骨附着来加强化骨骼。

骨对机械应力的反应被解释为骨通过变得更加矿化和致密来适应。只要有轻微的张力,骨就会轻微超载,并通过形成更多的骨来补偿。然而,有一个超过成骨能力的阈值,作为反应,骨骼会疲劳和骨折,导致骨质流失。但是,由于矿化作用,适度增加的持续负荷会重新建立新的很好应变。在骨的晚期重塑过程中,骨的成熟和矿化贯穿于植入后的5年。尽管如此,咬合超负荷、微间隙的存在、细菌侵袭和患者相关因素都可能导致更大的晚期边缘骨重塑,从而导致更多的骨吸收。据报道,大部分种植体周围骨吸收的发生在植入后的先进年。然而,在一项包含植入SLA表面的内连接种植体的综述中,种植体在植入后的先进年表现出0.2至0.3 mm的边缘骨吸收。

在另一项RCT中,对30例患者进行了分口设计临床研究。15例患者的上颌接受种植,15例下颌接受种植。下颌负重1年后,短种植体组和常规长度种植体组的平均MBL为-1.2 mm(SD ± 0.49),两组中SD分别为0.49和0.47。然而,需强调,常规长度种植体被植入行过骨增量术的区域。下颌种植体负重后3年,短植体组平均骨吸收量为-1.44 mm(SD 0.44),常规长度种植体组平均丧失-1.63 mm(SD ± 0.52)。在同一组进行的一项RCT中,60例局部无牙患者接受下颌后牙区种植,负重1年后的平均MBL为-1 mm。进一步的报告显示,短种植体负重1年后的MBL为-0.22 ± 0.4 mm。在一项临床研究中,在下颌负重3年后的平均MBL,短种植体为-1.44 mm,常规长度种植体为1.63 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9,95%置信区间= -0.01,0.49)。在上颌,短种植体平均丢失1.02 mm,长种植体1.54 mm。该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P = 0.001,95%置信区间= 0.21, 0.60)。

关于其他生物学并发症,其中大多数是基于患者自身的,并且可以被种植体的修正影响到最小程度。然而,一项系统综述报道,植入增量区的常规长度种植体比短种植体存在更多的生物并发症。尽管如此,在本临床研究中所包含的种植体均未出现任何生物学并发症。然而,短种植体的并发症,如种植体周围炎、粘膜炎、骨结合缺乏、更大的边缘骨吸收、种植体周围组织增生、暂时性精神神经功能紊乱等,在文献中已被描述。在一项评估了111枚短种植体的回顾性临床研究中,1枚短种植体出现种植体周围炎,必须拔除。作者认为,薄龈生物型和口腔卫生不良导致的菌斑过度积累可能是导致种植体周围炎的原因。

我们的第二个目标是比较短长度和常规长度种植体的软组织参数。这些参数,如BOP、PD和CAL,代表了种植体诊断的重要参数,已经被纳入种植体成功的标准。然而,最近的一篇综述报道,牙周指标如探诊出血和探诊深度在评估种植体时并不是诊断工具,应避免这些指标,因为它们会对种植体周围组织造成不必要的创伤。在本临床研究中,短植体与常规长度植体的软组织参数无统计学差异。此外,我们的测量没有损伤或影响种植体周围组织。将这些结果与现有文献进行比较相当困难,因为许多临床研究没有报告软组织结果(图6)。

6 拷贝.png

图6:软组织评估。修复体戴入时、负重6个月和负重12个月后的临床附着水平、探诊深度、退缩和探诊出血情况。

另一个目的是评估种植体的成功与其C/I比的关系。在我们的研究中,没有发现C/I比与MBL之间存在关联。天然牙的冠根比影响其存活的观点很是明确,但这种说法也已被用于推断缺乏牙周韧带的种植体上。然而,据报道,种植体更容易受到非轴向力的影响。此外,一些作者认为,较差的C/I比可能导致过度的咬合负荷,而非轴向负荷可能像杠杆臂一样,产生弯曲力矩,导致技术和生物并发症的增加。

通常在萎缩的下颌骨,由于颌间距离较大,所以使用短种植体也往往与更大的冠高度相关。骨质量差也与高C/I比值有关。有报道称,大于2的C/I比值并不影响短种植体周围的MBL,甚至可能通过边缘骨增加产生积极影响,这在文献中有报道。

在一项临床前瞻性研究中,比较了长度为6.5 mm并有不同C/I比的短种植体。51例患者修复了65枚短种植体。比较两组:1组C/I值≥ 2,2组C/I值< 2。MBL与较高的C/I比无关。此外,生物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C/I比大于等于2的修复体并发症发生率更高。然而,这些结果没有统计学意义。在这项研究中,作者得出结论,基台连接,特别是内连接,可以抵抗偏心负荷复合体和弯曲力矩,确保机械稳定性,并减少在基台界面的修复体并发症。一项回顾性临床研究报告的C/I比均值为1.4,范围从0.9到2.5,并且报告C/I和MBL之间没有相关性。此外,在这项临床研究中,临床C/I比随时间增加,从修复体戴入时的1.5增加到负载2年后的1.8。

最后,我们的第三个目标是比较短植体和常规长度种植体的修复结果。虽然在常规长度种植体组发生了一次崩瓷,但在常规长度种植体支持的修复体生存率和成功率方面,没有发现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在一项包括至少5年随访的系统研究综述中,固定义齿(FDP)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7.3% (95%置信区间= 19.8至36.9)。FDP中螺丝松动的发生率为4%(95%置信区间= 2.2至7.0),螺丝断裂的发生率为0.8%(0.4至1.6),饰瓷断裂的发生率为1.6%(0.77至3.3)。作者解释了饰面材料的断裂是由氧化锆基或钛基FDP的纤细类型(delicate type)造成的。他们还得出结论,饰瓷材料断裂的风险随着修复体的大小的增加而增加。

在文献中,关于短种植体的技术并发症报道有基台或螺丝松动、基台折断、修复体松动和瓷层折裂。在一项回顾性研究报道了,231枚短种植体单冠修复,2.6%的崩瓷率。这些结果不应与我们的研究比较,因为我们的研究使用了联冠固定修复体,因此无法得出联冠和非联冠是否具有可比性的结论。然而,在考虑是否使用联冠时,必须注意几个因素,例如:种植体长度、咬合、口腔卫生、基台连接设计,以及获得基底架被动就位的难度。一些作者指出,联冠修复体有助于分散功能负荷,因此可以减少MBL,特别是在短种植体中。然而,对于许多患者来说,非联冠种植修复是更可取的,因为它们更独立且外观更自然,也因此更方便患者使用牙线并更容易改善美观。同样,一些研究报道通过避免联冠,可以预防被动就位问题,并促进适当的穿龈轮廓和理想的邻接区卫生。然而,由于两种设计都有各自的优点,关于何时需要使用联冠仍然没有共识。

其他比较短种植体联冠和非联冠修复的口腔分口临床研究也报道了一些技术并发症,如螺丝松动、螺丝断裂或瓷层折裂。

在另一项分口临床研究中,没有观察到联冠与非联冠短种植体在MBL方面的显著差异。然而,非联冠组的成功率较低,尤其是种植体长度小于10 mm。因此,我们在研究中使用联冠修复体,以排除基底结构对主要目标的可能影响。

关于崩瓷,其他研究报告的崩瓷额外危险因素包括制作错误、磨牙症、瓷类型和与对颌的咬合。其中影响崩瓷的制作因素包括制作误差、非解剖基底架设计、烧结温度错误、冷却速度过快导致陶瓷产生拉应力、调时没有冷却、调后没有抛光等。技术性并发症主要与材料和部件的设计有关。1年后,该事件的发生率为5%。基底是非贵金属,这可能是一个危险因素,因为一些研究报道非贵金合金制作更困难。


结论

在本研究范围内,短种植体在术后1年的临床和影像学结果与常规长度种植体相当。为进一步验证短种植体的临床表现,还需长期的具有良好对照设计的临床研究。



相关阅读
 种植体颈部设计对植入一年后边缘骨丧失的影响
 下颌无牙颌单颗种植体即刻与延迟负重后的存活率与并发症: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前往购买本期杂志,或者关注微信公众号:
idpc1997
,索取全文


全部评论(0)


暂无评论

E-Mail:
请输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