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Ralf J. Radlanski 教授 (德国)
Charité–Campus Benjamin Franklin Freie Universität Berlin
本文原载于《世界牙科技术》2018年第9期《综合版》第16-20页。
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病人,他们来咨询医生就是希望拥有一口整齐的牙齿,当然也有一些人想能够更好的咀嚼食物。这两种要求的重要性毫无疑问,不过我认为治疗很好先考虑的应该是牙齿的排列,牙齿咀嚼时颞下颌关节的功能不会受到干扰。下颌骨是头颅中为数不多一块能够大幅活动的骨头,它被连入了颞下颌关节。当我们咬合时牙齿间应该相互匹配,同时颞下颌关节的位置也应该正确。在一些病人的身上错位的牙齿会迫使下颌关节处于一个错误的、时常疼痛的位置。牙齿位置同颞颌关节功能间的不协调会产生如下后果:如果下颌骨在每一次咀嚼运动时都需要产生偏移,那么在此过程中只要有牙齿相互接触,相应的肌肉就会痉挛和疼痛,因为所有肌肉都是通过其筋膜与头颈及肩部的运动器官相连接。该类疾病便被命名为“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
病人常认为正畸治疗的必要性在于美观,心理学研究表明,拥有“美丽”笑容的人也常具有更高的智商。但是我们的咀嚼器官主要的功能是用于进食,咀嚼的作用是研磨食物便于身体吸收,所以可以说消化在口腔中就已开始。如果咬断和咀嚼等功能受限或丧失,会影响身体发育的。下颌骨是头部为数不多一块较大的可活动的骨头,许多研究指出,牙齿、颞颌关节与肌群合为一体,这个整体具有极高的功能异常易感性,而这可以极大地影响病人的舒适。严重的病例会被诊断为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症。
通常上颌牙弓大于下颌,上颌牙包围着下颌牙。这个闭合的咬合被称为静止咬合。在“中性的”或“正常的”咬合中上颌先进磨牙的近中舌尖咬合在下颌先进磨牙的中央窝处,下颌尖牙牙尖位于上颌尖牙和先进前磨牙之间,下颌切牙切缘应与上颌切牙腭侧有接触,在接触点之上的上颌切牙腭侧为凸面,下颌切牙舌侧为凹面 。在保留上下牙接触的前提下运动下颌( 称为“动态咬合”)时,牙尖嵴、尖牙牙尖和切牙会有传导的作用,它们会在该过程中与颞颌关节协调配合。主导运动施力的部分是肌肉和筋膜。该运动应很大可能地保证和谐。如果因错𬌗畸形(图1)迫使在动态咬合时需要偏移性的运动,则可能导致咬合功能异常、肌肉痉挛(图3、4a和4b)、颞颌关节损伤(图2、5和6)及疼痛。
图1:安氏II/2类错𬌗畸形。上颌前牙的舌倾及突出迫使下颌移向背侧(倒退性强制咬合)。
图2:病人的头影测量显示了前牙长轴、下颌骨与颞颌关节间的关系。
图3:下颌骨的运动是通过肌群实现的。在牙列与颞颌关节间存在不协调时,下颌骨会被迫做出应变性的运动,而该运动可表现为肌肉和筋膜的受力不当与疼痛。
图4a和4b:口底肌群及颈部肌群也会在下颌骨的被迫性运动时因功能失和产生痉挛和疼痛。
图5:双侧的颞颌关节须同牙列功能性地相协调。因此该关节也是咀嚼器官中位于最背侧的咬合组件。(背侧视角)
相关阅读
并不是每个不具有理想的个体都会必然地感到疼痛或者有咬合功能异常。每个个体的差异性以及适应能力都是不同的,有些个体通过代偿机制,能够抵消可能产生的咬合功能异常。
有一些病人饱受肌肉痉挛、疼痛、磨牙、磨蚀甚至是严重的关节损伤和脱出的困扰。由于牙医们的不懈努力,现今社会中牙齿常会陪伴人终生,因此关注牙齿排列、动态咬合与颞颌关节功能的协调也就显得越来越重要。在老年患者常需佩戴全口义齿的年代,这个协调的步骤是在口腔技工室制作全口义齿时在𬌗架上完成的。
在那些确认具有功能失常或疼痛的患者中,适合进行手动或器械配合的功能分析。有些患者将舌头放在牙列之间,这意味着他们想减轻错𬌗畸形所带来的不适(图7)。𬌗垫可以帮助初期减轻疼痛。佩戴𬌗垫是为了诊断还是治疗,这个时常是难以严格区分的,它也不总是可行的。𬌗垫可以将上下牙列分开,不良咬合与被迫性的传导也就会被去除。下颌骨也可以借此处于一个只受颞颌关节和运动系统(肌肉和筋膜)控制的位置。因此可以使症状得到缓解。下颌骨在颞颌关节中的客观位置检查只能通过关节核磁共振实现(图6)。
图6:颞颌关节核磁共振。关节突位于关节窝中相对靠近背侧的位置。关节盘禁止向腹侧脱位。
图7:有些病人将舌头置于牙列之间。只有在该情况下,关节位置和下颌骨位置才能让病人不会疼痛。然而牙列并不与该位置匹配。
由于任何一个作用于牙齿上的力都会中长期地导致牙齿位置的改变,因此不可性地佩戴𬌗垫。新式𬌗垫甚至具有正畸组件,以在控制下颌骨位置的同时移动具有错𬌗畸形的牙齿(图8a和8b)。不过长期来看,还是要找出并消除导致咬合功能异常的病因。对于因佩戴修复体造成的倒退性强制咬合(图9a至9c)应进行正畸治疗并制作新的修复体。在机械性地调整牙齿的排列时也可以根据周围软组织的受损情况不同程度地改善软组织结构。理疗、语言矫正治疗和正颌外科治疗也时常须伴随进行。
图8a:因上颌切牙舌倾,该病人的下颌被迫疼痛地移向背侧。
图8b:通过𬌗垫进行纠正,后牙咬合被分离,侧面的咬合台允许下颌向腹侧移动。颞颌关节和相关肌群也从强迫性的位置解放出来。
图8c:𬌗垫安装有正畸组件,以移动具有错𬌗畸形的牙齿(图片源自Radlanski)。
图9a:该病人(与图1、2为同一病人)的舌倾上切牙被多托槽固定矫治纠正(图片源自Radlanski)。
图9b:在改变了上颌牙弓和纠正了上颌切牙后,下颌骨可以到达一个颞颌关节和肌群都放松的腹侧的位置。
图9c:为稳定此新的口内情况,应相应地重新制作修复体。
健康的咬合功能是咀嚼的保障。因此牙弓上健康的牙齿位置以及相互间的咬合也就格外重要。牙齿应这样排列,以至于关节突在颞颌关节中的静态位置与动态时都能同牙齿、肌肉和筋膜无障碍地相协调。否则咬合功能异常将可能会导致肌关节疾病、软硬组织的性损伤、疼痛、颅下运动系统甚至是消化道的间接损伤。
相关阅读
暂无评论